2021-05-12 16:58
作者: 理根小明
浏览量: 8697
2021云南特岗教师中学历史特岗考试的高分策略。
成功地考取特岗历史,源于我们每个应该用心去做好的方面。为帮助考生提升,理根教育根据近五年特岗考试真题中的考察方向和题目类型,以及考题思路进行研究,结合历史学科的考试方法,为考生总结出一套比较合理的高分策略,给各位考生提供帮助。
理解考向,把握方向。
将试题内容与结构体系相结合,除2019年整体变动较大的六个知识模块外,基本固定为六个选择题、一个题型,总比重约30%,是考试的重点,也是复习特岗的重点。第二,世界现代史的综合比重也比较大,但是随着近几年来材料题考察知识模块的综合化,虽然材料题还是以世界现代史为主题,但是知识模块混杂了很多其他内容,虽然比重仍然在20%左右,考察内容相对简单,复习起来也比较容易。
而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相对变化较大,且均呈稳定中增长变化的趋势,所占比重不断上升,但又无规律性,基本保持在15%-20%的趋势,考察内容与中学历史基本相同,选择题在近代史中偶尔会出现难题、怪题,这部分知识往往难以掌握。
中国现代史与世界现代史的比重最小,题目难度层次也最低,且考察内容相对集中,甚至重复,考察简单。在题型的分配上,中国史与世界史各占一半左右,两种教材的题型一般都是中国史与世界史,除2020年教材的题型由古代史改为近代史外,中国史教材的题型基本是古代史内容,世界史为近现代史内容。所以,在准备复习时,一定要根据各模块的比重,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,合理分配复习时间,以达到最佳效果。
长时间准备,夯实基础;
分析了近几年来的特岗考试情况,要想顺利通过特岗历史考试,首先要有长远的打算和长远的准备,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考试情况,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。
第二,根据五年统考的试卷结构和考查内容,建议以中学历史知识作为复习的主体,纵向结合横向的方式,即一般历史与专题历史的复习方法,从两个层面来复习,巩固自身的专业基础,尤其要注意专题史的综合发展脉络,把握重要历史发展主线的基本脉络。根据课题情况,提出了以下建议:
②先中后外,理清历史发展脉络,以模块为主体,删减繁琐,构建整体历史记忆思维的大框架;
按照中国历史朝代的发展阶段,分阶段补充、记忆各历史时期的基本考试内容和考查方向;
③整体梳理,结合历史专题内容整合知识体系,建立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,形成整体的基本框架和知识内容充实结构。
查缺补漏,强化提升。
为更好地适应特岗历史考试要求,在完成基础阶段复习后,此时需要加入到大学知识复习的内容中,补充中学历史的不足。根据近五年真题考察的内容和方向来看,对大学体系的考察,主要从两个方面切入:一是拓展中学历史知识范畴,但对中学历史知识的考察程度一般仅需了解,对于部分偏冷门的知识点,则可稍加关注;二是思维能力层面的考察,即学生对某些历史脉络的理解、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对历史概念的理解。所以,在这个阶段,尤其要注意的是对历史思维的提升。
与此同时,在查缺补漏的过程中,还需要配合相应的题目训练和模拟考试,以做题的方式巩固知识,提高认识,熟悉考试的基本模式,提高考试的能力,进行最后的冲刺!
技能学习,冲刺高分。
第一,合理配置和控制好自己的时间。
一个考试的成功与否,与考试时间的合理分配密不可分,尤其是文科类考试,时间分配尤为重要。一般来说,两学(教育学、心理学)科目虽然分数只有20分,但地位不容小觑,所需时间也相对较多,结合试卷整体结构和难度,根据考生的一般情况,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考试时间分配的参考范例:
选题:35分钟/材料:30分钟。
教学设计部分在对整个教学设计过程进行评价时,教学论部分的评价时间约为35分钟;而在对一个子母(如提问、讲稿)进行评价时,教学论部分的评价时间约为25分钟。剩下的时间就是两学一做的时间,切记不可因为专业知识的部分而压缩两学一做的时间。
掌握阅读题目的要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;
对文科生来说,尤其是历史专业的考试,阅读理解题目对于解决问题尤其重要。考完试后,考生一定要先读一遍题目的大标题,了解题型的基本要求(如选择题是否为单项选择题,防止卷子掉下来,2020年613考试中就有例子)。在正式的话题部分,则需要做一个区分。就拿选材为例,选材一般分为题干和问题两部分,而材料的选材主要是材料和问题。选择题当然是直接问问题,那么选择题就不必区分了(比如: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标志?
*选择题目:
为更好地分析题目,故对题目的具体类型作一区分和介绍,便于考生辨析:
考查类题目介绍案例分值比重和能力层次。
知识性考察知识记忆主要考察直接记忆(背诵)知识,一般直接提问,考察一些重要历史事件(2016年)元朝直接管理西藏的中央机构是什么?(宣政院)比重较大,出题量与教材型知识考查量相关,考查记忆关键知识点。
认识的理解和升华考察的是对所学知识的认识,一般不会有直接的知识问答,属于多知识综合理解之上的应用。一般来说,如果严格区分的话,这类题目并不多见,主要是在世界历史(2017)近代历史中看到,资产阶级越来越富,无产阶级越来越穷。这不公平是从哪里来的?比重末尾,零碎的题目,集中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,考察知识的综合运用。
教材阅读到知识考察,实质上考察的是知识点,而不是直接提问,而是通过背景材料的提示,读教材和问题,定位到所学知识点来回答,属于知识记忆的变异(2017)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,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景象,也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。这是一部文学名著?(《荷马史诗》)比重大,出题次数记忆型知识相对,先考察对材料的理解,再考察记忆点知识。
资料解读的基础是对资料的解读,能够读懂资料的核心内容,对应选项作答,同时需要一定的学习背景,排除部分错选,部分题目与考题相似,但与之仍有一定区别,且所占比重较小,隋时大造粮仓,“置回洛仓于洛阳北七里,仓城周回十里,穿三百窖”。粟帛储藏之多,前所未有。就是隋朝吗?曾经快速发展的(社会经济)比重较低,一般有3-4个题目,考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。
根据题型和考试要求,对阅读和解决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:
对选择题,阅读理解题干的关键,首先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,是选错了还是选对了,是根据材料来理解,还是回归到材料中来,要看清楚;其次,要搞清楚题目的逻辑线索,归纳出题干的核心或要旨内容;
B看选项:首先,是否包含绝对概念,一般而言,选择题中以材料为题的选项是绝对项,基本上是错选。其次,看清题干和选项之间的逻辑差异,正选和题干的逻辑必须相对应,所表达的含义也基本一致或相近。举例来说,就内容而言,《马关条约》与《南京条约》有最大的不同吗?
一、中国割让的领土范围扩大B.开放的通商口岸增多。
要求赔偿的数额越来越大,D.允许日本开工厂。
标题A、C选项内容均有变化,B选项与事实不符,D选项开设口岸是最大差异,同时包含着大国对内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的逻辑线索。
※资料问题。
材料题则是相对简单的题型,但考验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。对于材料题,主体就是抓住材料说了什么,切忌照抄材料。如果对材料的理解和归纳能力存在问题的,平时一定多用规范的材料题进行训练,更好的建议是进行相关题目的专门训练。理根教育的特岗历史考试培训中,就专门对这块内容有专门的训练,也可以进行了解。归纳的要旨就是:语言精炼、表达准确、逻辑清晰。如果大段话语或者照抄材料,则常常难以实现高分。
以上就是理根教育为各位考生准备的高分策略大礼包的基本内容。如果想进一步了解特岗历史考试的提分方法,或者想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分数,那么欢迎各位小伙伴随时致电理根教育!
下一篇: 2021云南特岗中学特岗考试历史考情分析